一般新栽的苗木或大树移栽完成后,由于根系尚未扎深扎实,极易摇晃,特别是常绿树和树冠较大的落叶树种,即使是带土球的树木,难免会被大风吹动,甚至被风吹倒。对树木成活影响极大。对于这样的苗木需要树木支撑。打撑架扶持,主要可以稳定树干,使根系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,有利于新根生长。在移植苗木时用草绳绑扎,也是同样道理。
苗木需要树木支撑,没有硬性规定。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树木的正常生长。一般对于园林树木树干支撑,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:标杆式扶桩、扁担式扶架、三角形扶架、连排网络形扶架、以及井字形支柱等。例如,井字形支撑:也叫四角支撑,在树干四周均匀固定四根木桩,顶部向树干倾斜,然后在支柱上部用短木棒两两连接木桩,合围形成四边形,与树干固定即可。
比如,对新移栽的乔木支撑的方法,一般需用三角支撑,三根木桩均匀分布在树干周围,木桩上部与树干捆绑扎牢,木桩下部紧密接触地表避免陷入;支撑应牢固,支柱立于土堰以外,深埋30cm以上,将土夯实,支柱的方向均迎风。
树木绑扎处应垫软物,严禁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,以免磨坏树皮。支柱立好后树木必须保持直立。
一、人工支撑的类型与方法
虽然树木支撑是一项古老的园林实践活动,但真正意义上的改进也是近年来的事。传统使用的是铁箍、铁杆、铁链等方法,既不美观,成本又贵,效率低,且常常会阻碍树液流动,不仅达不到支撑作用,甚至造成新的腐朽和死亡。本文以南京某快速改造绿化工程为例,主要针对新移植的树木,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支撑方法的尺寸及参数进行分析和总结。
1、单支撑
在树木旁边、该地区常年风向一侧,与栽植植株树干平行立支柱。常在定植前于定植穴中心点立一直立支柱,待培土完成后把支柱上端和近地处分别与树木主干扎牢,防止大树晃动。为避免树干磨伤,且不影响树干的增粗生长,应在支柱与树干之间填加松软的垫衬物,绑扎时在支柱和树干之间适当留出空间,这类型的支撑现在在园林工程中鲜少运用。
2、 门字形支撑(扁担桩)
多用于带土球树木和行道树栽后支撑。用两根木桩或水泥桩在垂直于常年风向的树干两侧打入土壤中。打入深度约为桩长的1/3,地上部分桩高约80~120 cm,使两桩和树干位于同一直线上。两桩打稳后,再用第3 根木棍(又称扁担木) 将树木和两根木桩绑扎固定在一起。绑扎时需用竹片或草包、麻布片、棕皮等软物将树干衬裹保护,以防摩擦损伤树皮。两桩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树穴大小,要求将木桩打入树穴外围的原土中,这样较稳固。待根系能起到良好固地作用后即可拆去支架,一般定植后保存1 年。在纬一路绿化工程中,此种支撑主要用于胸径5 ~ 8 cm 的乔木如高杆女贞、栾树等,或者分支点低的花灌木如红枫、高杆红叶石楠等。
3、 三脚支撑
这种形式常用于带土球的树木及一些名贵树木,以及人员活动较频繁的场合。宜在树干高2/3 处结扎,用毛竹或杉木固定,三角撑的一根撑干(绳) 必须在主风向上位,其他两根可均匀分布,入土处用斜桩固定,斜桩采用杉木,长度70 cm,入土深度40 cm,用镀锌8# 铁丝绑扎,扎缚处应垫软物(橡皮垫)。在风大树冠大的情况下,可横向再绑3 根短支撑材,形成双三角形,进一步加固树木支撑,也可采用扁担桩和三角桩结合的方式。这种扶撑方式用材较多,成本也较高,但到目前为止是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。在快速化改造绿化工程中,此种支撑主要用于胸径8~10 cm的乔木如杜英、金钱松等。三角形支撑的稳定性强,所以支撑大树时,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刮来都能保护大树不动摇,有利于新根的生长。
4、人字形支撑
大树栽植好后,在树的两侧各立1 根斜撑支柱,构成“人”字形。有时为使支柱牢固,也可以与树干成三角,利用树干作支柱,然后将支柱和树干绑牢,防止根系晃动。这种支柱虽然所用材料较少,但稳定性相对较差,适合于行道树,支架方向与道路平行,对人行道的妨碍较小。
5、四脚支撑
四角支撑的方法与三角支撑相似,小头直径>3.5 cm,加设1根支撑桩,增加支撑的稳定性。